隨著車內電子設備數量不斷增加,以「有輪子的電腦」來形容車子也愈加稀鬆平常。以此角度切入,可以說各種創新正於汽車和微電子技術的交匯處迸發,因而如何兩者併用發揮綜效,探索協同合作計畫的可能對於形塑兩大領域的未來變得至關重要。在此分成上下篇的專文中,除了聚焦討論由微電子技術驅動的汽車產業轉型趨勢,也將反思從「以車輛為主 (just the vehicle)」擴大到「移動生態圈 (the mobility ecosystem)」等相關議題。
汽車還是移動?形塑全新生態體系
數十年來,汽車產業及其供應鏈中的製造業與零組件供應商一向以汽車銷售量為主軸,其主要客群為個體消費者及商業機構(大多為車隊)。隨著產業鏈上設計、製造、銷售、服務、配件等部門的垂直整合,更加深化了汽車產業各環節的鏈結。近期,傳統汽車業者也體現到新形態服務的重要性,涉足如共享汽車的移動式服務(mobility providers),也顯示出汽車業者們有意朝向新趨勢發展。
近十年來,以「移動 (mobility)」一詞替代「汽車 (automotive)」的說法已愈漸常見,反映了圍繞「移動里程銷售」以創造業績和功能的最新趨勢轉變。與此同時,業界目光也正從普通車輛運輸需求轉向使用者經驗的提升,而這樣的轉變絕大部分由大量使用微電子技術的關鍵趨勢所驅動,尤以自動駕駛和電動車兩者為最。
然而,你我都關注的是:微電子和移動產業兩大供應鏈應在哪個階段開始互動,以利成為持續進化的生態體系?為了回答這個問題,以下文章將著重探討建構移動性未來的四大重要趨勢,即ACES:自動化 (Autonomous)、互聯 (Connected)、電動 (Electric)及共享 (Shared)。
ACES – 自動化、互聯、電動、共享
自動化:人類的駕駛任務逐漸由電腦所接管,首先以發展先進駕駛輔助系統(ADAS)為主,下一階段再進入完全自動駕駛。根據國際自動機工程師學會 (SAE International) [1]公布的自動化五等級(0~5),目前市場前端為SAE L2級自動駕駛,即車輛可在某些情況下(例如高速公路上)自行駕駛,但仍須駕駛人全程監控。許多產業專家認為,能否進入更高自動駕駛階段,端看人工智慧及運算能力相關技術的後續發展。
SEMI凝聚產業動能,加強交流與進展
綜觀ACES四大趨勢,不論是推行移動創新或打造未來更安全、高效與便捷的解決方案,微電子都扮演了不可或缺的角色。就此看來,移動服務可說是半導體產業最具成長動能的領域之一:預計到2025年[2],全球生產積體電路總量中就有14%用於汽車製造。
SEMI作為代表微電子製造和設計供應鏈的產業協會,志在召集產業專家與汽車供應鏈進行跨界的商業技術交流。以此為出發點,SEMI將於12月8日於新竹喜來登舉辦【柔性科技啟動智駕創新】研討會,SEMI-FlexTech會員及相關產業享報名免費!
>>點此了解更多
>>>立即報名請前往此頁
關於研討會資訊,請洽SEMI Taiwan Tennie Chang ,電話:03-5601777 #203 Email: tenniechang@semi.or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