線上論壇會後花絮報導
半導體產業研發支出向來居高不下,近年來已有愈來愈多半導體業者透過併購或新創投資獲取外部創新能量,包括英特爾、高通和三星等半導體企業都投入新創投資多年。
過去十年是全球企業新創投資大爆發時期,但在這波全球疫情危機影響下,企業創投(Corporate VC)與傳統創投一樣面臨挑戰,不少企業為了維持流動性而減碼投資部位,而旅遊限制、社交距離等防疫措施亦提高企業創投運作的難度。
為使半導體企業掌握全球企業創投市場動態,SEMI於4月28日舉辦「全球疫情危機下企業新創投資的挑戰與機會」線上論壇,邀請全球最大企業創投社群組織Global Corporate Venturing創辦人James Mawson分析這波危機對全球企業創投的投資活動和策略帶來甚麼樣的影響。此外,他也剖析全球半導體企業新創投資的主要趨勢。
CVC十年黃金投資浪潮
根據Pitchbook/GCV Analytics 統計,2011-2019年間全球新創投資總額超過1.37兆美元,其中企業參與的比重達五成以上。半導體相關企業的投資也相當積極,除了英特爾、三星和高通外,Nvidia、ARM、AMD、SK Hynix和Broadcom等企業也都參與了這波新創投資浪潮。
James Mawson指出,純半導體領域新創的投資案件相對較少,主要因為半導體產業既有企業太過強大,新創公司進入這個產業的門檻相當高,以致於純半導體新創相對罕見,且募資也不容易。
不過,他也表示,雖然較少創業家會選擇純半導體題材創業,可是一旦這些人出現了,通常就是很有價值的公司,往往可以對整個生態系帶來破壞性創新動能。
半導體CVC聚焦晶片垂直應用
相較於純半導體新創,GCV的統計發現,半導體企業的投資多半偏重在垂直應用領域,而這些應用都可能大量使用到其本身的晶片、運算能力或記憶體產品。 如英特爾、高通和三星等投資人就很積極透過投資新創發展他們晶片垂直應用生態系。
舉例來說,英特爾資本(Intel Capital)的投資策略是以data為中心,其投資的自駕車、資料中心和AI等領域,都是需要使用大量資料及運算能力的垂直應用。
此外,James Mawson指出,Apple和阿里巴巴等這些非傳統半導體廠商近年來都非常積極投資半導體相關新創,目的是希望開發自家晶片,以維持競爭優勢。
三月投資案已下滑20%
新冠肺炎疫情導致全球經濟備受衝擊,企業財務暫趨保守,而且這時期進行投資的難度也相對提高。根據GCV的統計,今年3月全球企業新創投資件數(216)較2月(283)下滑逾20%。
不過,雖有危機,也有轉機。這波疫情雖衝擊部分新創,但遊戲、線上教育和遠距醫療等領域新創則相對受惠。
James Mawson指出,從長期角度而言,未來新創投資的機會可從「未來世界的樣貌」及「如何因應」來做思考,包括能源供需管理、科學化疾病防治及治療、氣候變遷等議題都會持續獲得關切。就個別領域而言,量子運算、生技、健康醫療、能源、通訊及ICT等都值得關注。
這次危機不同以往?
James Mawson預期今年企業新創投資的案件量應會減少,因為企業在疫情衝擊下財務會趨保守。不過,他還是樂觀期待企業會認真思考新創投資的長期效益。
面對嚴峻挑戰,短期內企業緊縮財務或先將資金用於最迫切的項目是非常合理的。不過,James Mawson指出,企業可以再深入思考資金運用的選擇長期會帶來甚麼影響,比方說用錢買回自家股票和用錢持續投資新創,這兩者帶來的長期效益是截然不同的。
企業創投從1960年代興起,歷經幾波興衰週期,早有許多CVC因外在環境或內在因素宣告解散、消失於創投市場。但在此同時,也有如成立近30年的英特爾資本等CVC歷經數波危機仍屹立不搖,且在景氣低迷時都能持續投資。
James Mawson指出,相較於之前網路泡沫破滅及全球金融危機,這波疫情危機對CVC產業的衝擊可能相對較低,主要是因為CVC產業歷經近半世紀的發展已漸漸趨於專業成熟,許多團隊同時具備傳統創投的專業投資能力以及產業發展的敏感度,投資績效也經得起考驗。
根據GCV統計,目前全球超過600家CVC都有10以上投資經驗。James Mawson指出,財務型投資人除了投資傳統創投外,現在也會想把資金投資到這些有經驗的CVC。
另一方面,這波危機可能也會迫使部分企業投資人重新思考新創投資的策略和方式,包括能否在資金縮減或不變的情況下採用更多元的投資架構。舉例來說,原本母公司為單一LP(Limited Partner)的企業創投可能開放第三方資金投資。
欲獲知更多有關SEMI Taiwan企業成長及創新平台訊息,歡迎與我們聯繫。
Irene Lin
TEL:03-560-1777 ext. 806 Email: irenelin@semi.or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