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mg height="1" width="1" style="display:none" src="https://www.facebook.com/tr?id=574268839740120&amp;ev=PageView&amp;noscript=1">

5G與AI大未來是什麼?讓大師們來說

隨著情徹底改變生活,遠端工作逐漸成為常態,技術發展與基礎建設成熟正讓人工智慧AI)以及 5G 通訊快速融入生活,使得人們對於科技應用的想像更加大膽,而半導體是背後構築資訊科技的基石,牽動全球數千億美元的價值鏈成長。

為了探索更具潛力的未來,SEMICON 2020 大師論壇邀請全球知名半導體領袖一同進行產業對話和經驗分享,其中由日月光集團吳田玉總經理暨執行長主持論壇、經濟部王美花部長受邀開場致詞。  

台灣半導體產業近年在各方企業開拓下,已經躋身全球第二大半導體生產國,台積電劉德音董事長首先回顧先進製程為企業帶來的突破式創新,例如台積電協助 AMD CPU 產品從 14 奈米升級至 奈米節點,提升 100% 效能並降低 50% 的功耗、另外採用 7 奈米製程的 NVIDIA A100 GPU 也有驚人的效能升級,同等算力下能讓資料中心 GPU 體積縮小 90%、耗能減少 95% 

 

展望先進製程,台積電內部數據顯示 3 奈米製程相對 5 奈米可提升 11% 效能之外再減少 27% 功耗,驚人的是即使先進製程逼近物理微縮極限,但台積電透過 EUV 技術改進、引入新電晶體材料、創新系統架構與 3D 堆疊製程,預期產品功耗表現每過兩年仍能翻成長。 

 

最後他強調 AI  5G 龐大的市場尚未被滿足,創新更沒有任何停滯的跡象,台積電持續為移動裝置(Mobile)與高速運算(HPC)領域提供強大的技術奧援,半導體仍有光明的未來。 

 

意法半導體總裁暨執行長 Jean-Marc Cherry 也對產業前景相當樂觀,AI  5G 創造了強大的市場動能,而 AI 邊緣運算將成為趨勢,其中意法 STM32 通用微控制器(MCU)能夠即時採集、分析與處理數據,並相容主流類神經網路模型,可執行低延遲的預測工作,為 IoT 物聯網建構泛用的運算平台。 

 

論壇議題接續從半導體轉移到人工智慧,鴻海精密副董事長李傑分享鴻海如何在「工業 AI」領域中分析工業數據、優化製造流程和自動化應用,他點出 AI 是以實證基礎為結果,企業應聚焦於了解、處理數據並驗證 AI 預測正確性。 

 

5G  AI 是第四次工業革命美光科技執行副總裁 Manish Bhatia 如此比喻,他推測未來 10 年內車聯網、智慧醫療、影視娛樂、農業與工業製造都會被徹底改變,人們將佈署巨量的聯網裝置並使用分析工具以創造價值,過程均要求高頻寬與低延遲的運算效能,同時產生巨量資料,而美光擁有最完整的記憶體與儲存方案來滿足市場需求。 

 

Lam Research 總裁暨執行長 Tim Archer 則提出情改變了人們的互動方式,讓數據傳輸、分析與儲存的需求大增,但半導體製程演進也越趨複雜,使得晶圓廠面臨艱鉅的挑戰, Lam Research 利用大數據與 AI 開發出智慧工具解決方案,具備全面的設備監測功能、可自動匹配多機台系統與強化自動檢測功能,有效提升 Lam 半導體設備競爭力。 

 

作為論壇結尾,遠傳電信總經理井琪從電信服務商角度出發,把焦點拉回使用者需求,指出情確實讓人們頻繁觀賞 YouTube 影片或是在線上社群與朋友互動,網路流量劇增在現行吃到飽制度下對電信商造成不小的成本壓力。 

 

為了突破困境,她觀察到企業雲端、數位服務以及 IoT 領域是電信商的「新經濟」,而 5G 通訊具備高頻寬、低延遲的特性可連接物聯網中無數個裝置並持續產生數據,賦能服務商從中創造利潤。 

 

遠傳電信透過部署 5G 骨幹網路、企業專網平台,並結合 AI 深度學習發展智慧醫療、工業製造與公共運輸三大場域,全力拓展物聯網藍海市場。 

 

SEMICON Taiwan 2020 國際半導體展覽期間成功邀請超越 300 位全球產業專家齊聚,展出 15 個主題展區與創新館,結合 19 場國際論壇與線上線下活動,為全球觀眾呈現微電子產業技術最新技術趨勢,更多資訊請參考 SEMICON Taiwan 論壇活動官網 

Topics: AI , HPC , 5G

 

Comment

 

歡迎訂閱 Flex Taiwan 的部落格